關於經文的Q&A
相關文章:閒聊:念經
因為有網友詢問,所以針對問題回答。
Q:經文、咒語跟一般書籍的區別?A:主要是「理解上」的不同,經文跟咒語會被人視為宗教意涵,比如有的被視為攻擊咒文、有的則是靜心用,但一般書籍並不被如此期待。
「唸出來」因為會有聲音也會有一定的能量傳遞,所以當事人對於經文的理解是為重點;而「想在心裡面」,雖然自身能量場有可能會改變,但少了聲音的媒介,影響性就會比較小。
舉例來說:面帶微笑的說「謝謝你哦」,跟語帶嘲諷、冷漠的說「謝謝你哦」,一樣的語句,但表達者的理解會整個影響聽者的解讀,同樣一句話也會因為「理解的不同」而有不同的感受。
咒語的話還要看它本身設計是怎麼樣,如果該咒語是需要引渡某位存在的能量才有辦法發揮的話,當念咒語的人並未理解到這部分時,那這部分不太容易被觸發成功,甚至有可能無法使用成功。
Q:跟集體意識有關嗎?
A:這部分要分為兩種,一是,有無經文實際效果,跟集體意識比較沒什麼關聯,因為每個人對經文的理解都會有些誤差,甚至有的根本沒在看經文,跟個人理解比較有關。
二是,因為佛經類比較具有宗教意涵,比如引渡、渡化之類的意涵,所以比一般書籍多了一點點點點的集體意識能量,會強調「一點點點點」是因為它如果是印刷品,那就真的只有一點點點點。
放在枕頭下、身上等距離自身能量場太近的地方,才有可能因為加上自身能量而引來眾生。
如果收在其他地方,因為脫離人類的能量場,那一點點倒是不太會怎麼樣。
Q:音律聲韻本身有作用或是效果?那麼跟持誦者的心意/修持,還是聲調發音比較有關?
A:音律本身是其次,主要是當事人的能量影響性比較多,比如差不多的語調,有的人聲音感受就比較溫柔;一樣的語句,大聲咆哮的人跟冷暴力待人的人,不見得是大聲咆哮的那個比較恐怖。
所以經文要有效果是需要:當事人的理解+自身能量場。
經文有念錯也不見得會影響,因為主要是當事人的理解跟他自身能量場影響性比較多。
Q:白紙黑字只要文字在印刷品上就有一定的頻率或是能量,譬如通靈書籍若是作者本人卡了亂七八糟的東西、翻譯印刷出來的書也會有亂七八糟的超連結或能量管道、放在生活場域甚至枕頭旁邊也都會是災難?
A:基本上印刷品是沒有能量跟頻率的。
印刷品會有亂七八糟的超連結或是能量管道,不是「印刷」的問題哦,而是作者卡的東西特地去放超連結的。
※備註:人類看書看影片會卡到東西,不是人類問題,而是影片裡面有存有刻意放連結,所以人類一閱讀對方就會過去,如果想避免只能不看什麼教導通靈類的文章跟影片。
同樣的,如果印刷品有比較強的正能量,那也是存有刻意過去放的哦。
也正因為是刻意放過去的,所以印刷品有能量的通常會比較平均,不會說有的能量很濃、有的能量淡薄。
書本要有本人的能量的話,還是比較需要當事人去寫、去著作,打字也可以,主要是印刷品是大量印刷,很難把能量都附著在那些印刷品上,就算有,也很容易只有剛印出來的頭幾本有而已。
Q:出版品都有能量場或超連結的可能性,那佛經有什麼特殊性嗎?
A:乘載比較多宗教意涵的集體意識。
佛經雖然有比一般書籍多了一點「能引渡眾生」的集體意識,但那也只是一點,主要能否發揮效果,還是要看當事人的理解,如果把超度經文理解成淨化,那最後有可能是淨化效果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