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升地球能量:從修心、不餵食/放生野生動物、愛護環境做起

前言

本篇建議是靈性非主流、物理世界的主流(?)……雖然我標題已經暴雷了,還願意點進來看的應該是有心理準備了。🤣

總之,雖然靈性圈很喜歡宣揚向地球送光、送愛這種活動,但本篇完全不提這種方法。

其實這種方式,在我團隊眼裡就跟餵食野生動物沒兩樣,只是那光與愛是不是被地球給撿去吃,那可是不好說。

我團隊會比較建議,人類還不如把能量省下來用來照顧自己身體。

※文長4900多字。


提升地球能量

其實提升地球能量的方式,是任何人、不管會通靈與否,只要你有心都是可以做到的。

🌿 一、日常生活習慣

  1. 減少一次性用品:隨身攜帶環保袋、環保杯、餐具,盡量避免使用塑膠袋、紙杯、免洗筷等。

  2. 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:不亂丟垃圾,並將廢紙、塑膠、玻璃、金屬等分類回收,減少資源浪費。

  3. 節約用水:洗澡時間縮短、關掉不必要的水龍頭、收集洗米水澆花。

  4. 節約用電:隨手關燈、拔除不使用的插頭、選購省電家電。

🥗 二、飲食與消費選擇

  1. 減少食物浪費:適量購買、珍惜食物,盡量不剩菜、或把剩菜做再利用。

  2. 支持在地農產品:減少長途運輸造成的碳排放,也支持地方農業。

  3. 理性消費:避免過度購物,選擇耐用、環保材質的產品。

🚲 三、交通方式

  1. 多搭乘大眾運輸:減少開車,降低空氣污染與交通壅塞。

  2. 步行或騎腳踏車:不僅環保,還能促進身體健康。

  3. 共乘或電動車:如果必須開車,可考慮與人共乘或選擇低碳交通工具。

🏡 四、居家與社區

  1. 綠化環境:種植花草樹木,幫助吸收二氧化碳、降低都市熱島效應。

  2. 雨水回收或再利用:例如用來澆花、清潔。

  3. 社區環保活動:參與淨灘、植樹、資源回收志工等。

📢 五、倡議與教育

  1. 提升環保意識:與家人朋友分享環保知識,影響更多人。

  2. 支持環保政策:例如減塑法案、再生能源推廣、廢棄物管理等。

  3. 參與環境組織或運動:透過集體力量推動改變。

總結來說,愛護環境不是一次性的行動,而是持續的生活態度。

不是說一定要全部做到才叫愛地球,從「我能做什麼」開始,逐步累積起來,對地球都會有正面的影響。🌍

簡單的不浪費水電、不亂丟垃圾、做好資源回收、自備環保筷、不買過度包裝的東西,或是食物盡量不浪費等,也都可以。


簡單入門的 10 項環保習慣清單:每天都能做到,不需要太複雜的準備。

  1. 垃圾分類、不亂丟垃圾:讓資源能再次利用、不亂丟垃圾,不讓垃圾成為環境問題。

  2. 自備環保袋:出門買東西時隨身攜帶,減少塑膠袋使用,或是重複使用塑膠袋,以避免產生太多量的塑膠垃圾。

  3. 隨身攜帶環保餐具:避免使用免洗筷或塑膠湯匙。

  4. 帶水壺或環保杯:避免購買瓶裝水、減少手搖杯的空杯垃圾量。

  5. 吃多少買多少:減少食物浪費,學會冰箱清零料理。

  6. 隨手關燈、拔插頭:用不到的電器、燈具立刻關掉。

  7. 購買耐用產品:盡量避免一次性或快時尚商品。

  8. 多接觸綠地:在家種植植物,或參與社區植樹、淨灘活動。

  9. 少開車、多搭大眾運輸:能走路或騎腳踏車就不開車。

  10. 使用雙面列印或廢紙再利用:減少紙張浪費。

這十點都是「隨手可做、立刻見效」的習慣,持續下去會形成一種生活態度。🌱

其實這幾點來說,我覺得第一點的「不亂丟垃圾」尤為重要,大家去觀光景點或是去戶外時,應該很常見有垃圾被遺棄在不該在的地點吧?

垃圾如果無人處理,長期累積下來都會成為環境負擔,甚至產生毒素汙染環境,這些都會帶給地球極大的負擔。

有些人甚至連在自己家都會亂丟垃圾,我還看過有社區貼公告,說禁止把尿布丟進馬桶,反正各種奇奇怪怪不該往馬桶塞東西都可能會出現,但化糞池是無法處理這些東西,僅能由工作人員挑出來、增加工作人員的負擔,如果有沒清理到的垃圾,也會在處理水肥時形成阻礙。

雖然很多人都期望,可以透過非物理手段得到極大、神奇的效果,但其實那些手段往往都比不上物理上的影響性。

在以前的一篇短文《多重維度》裡有提過,世界是由各個維度重疊所組合而成,而高維度的世界會曩刮到低維度,因此低維度的世界也會影響到高維度的世界。

以地球來說,雖然它重疊到七維度、並以五維度為主,但人類所處的三維世界,環境不搞好的話,其實是會從下面一路往上影響到七維度的環境。

世界就像在蓋一個房子,低維度的世界就是地基,而中維度的世界就是地基上面的柱子、磚塊、房子外型等,當地基開始毀壞,也會慢慢影響到上方的屋子結構。

而我們跟其他維度的世界,儘管隔了一個次元障蔽,但我們環境狀況仍會間接影響到他們,他們對我們的環境能干涉的卻不多,要比喻的話,就是釋迦牟尼再怎麼神通廣大,也無法親自把地上的垃圾撿起來,最多是暗示你快去撿垃圾起來丟,但說到底,「撿垃圾」這動作還是只能由三維世界的生物來完成,異次元生物是無法幫我們完成的。

在《淺談地球官方組織》中有提過,奈維現在有一個分靈在南極修補那邊的能量層,依照他所說,地球的能量層除了從三維崩壞,也是一路壞到七維,只是七維目前僅是小幅度的受損,但能夠壞到七維也說明狀況很糟了。

因此他的能量層修補是要從四維一路慢慢修補到七維,至於為什麼沒有包刮到三維以下?因為那是只能人類負責的部分啊,誠如上面說的,再怎麼神通廣大也沒辦法幫我們撿垃圾。

目前的狀況就像是,上面的能量層一直有人在修補,但底層的能量層一直在向上崩壞無法處理。

除了南極有他在修,北極、大西洋跟太平洋也都各有一位朋友在幫忙修補,至於為什麼特別點這四個地點,是因為這四個地點沒人修理那邊的能量層。

情況算是很糟糕,不眠不休一直修補,粗估一百年也修不完,這還是他有叫上其他人幫忙修補、也有其他非物理組織、官方組織有在其他地點幫忙修補的情況,但時間還是十分漫長。

其實除了人為的環境破壞,有些惡意的非物理存有也是在挖地脈、挖氣脈或挖能量層,在那邊盜取地球能源,這也是其中一個奈維不推薦人類摻合修補能量層這種事的原因,因為人類對這方面不瞭解,惡意存有又會對人類使用幻覺,你不知道他說的「修補能量/地脈/氣脈」,是真的如他所說是在修補,還是你淪為幫忙偷能量的幫兇?

所以說,要讓地球的能量能比較快速的回升,人類能做的事情就是,做好垃圾不落地、不讓垃圾出現在不該出現的地方,這些都是不分有錢與否、有無地位都能做到的小事。

但當每個人都把這些小事做好時,地球的環境就能以比較快的速度修復。


不要餵食野生動物

不論是貓、狗、鴿子還是魚等,舉凡野生動物都不要餵食。

除了打破生態平衡,也會讓吃飽有多餘精力的野生動物去欺負比牠們弱小的動物,所以時有耳聞貓虐殺鳥、狗追人咬雞的情況。

任何多餘的投餵都會造成該種族的氾濫,進而去壓縮到其他物種的空間,不在意帶來其他物種受害的行為,真的能稱為慈悲關懷嗎?還是只是沉浸在「我正在拯救生命」的幻象中?

這邊甚至還沒提到,有的人連餵食流浪動物的器皿都不衛生,一起共食也容易造成動物間疾病擴散,這樣餵食真的有比較好?說動物餓肚子很可憐,但那些餵食者連基本的衛生都沒在注意,是真的有在關心牠們的健康嗎?還是只是陶醉在自己很有大愛的感覺中?

餵食魚則是會造成水質汙染,況且其實人類多數投食的飼料對魚類也不健康,你知道魚飼料還分蛋白質比例高低甚至還有其他營養素不同嗎?那些待在池邊販售的魚飼料甚至只是吐司邊,根本沒有營養可言,餵食的人真的在意過魚的福祉,還是只是看魚搶食一片覺得可愛而已?

比如池子裡常見的鯉魚常常都是黑色,你有想過為什麼清一色都黑色嗎?甚至明明剛來看時,每條魚各個色彩繽紛,過一陣子再來,魚卻全部都變成黑色一片,你想過為什麼嗎?還是只是看魚胖胖就覺得營養過剩?

實際上,魚的色彩喪失,代表營養素不夠才造成牠們色彩消失,但牠們又沒餓著,形同吃垃圾食物長大的概念,於是每個都又胖又醜。

水質的汙染也會造成藻類氾濫,水中氧氣下降後魚類就容易缺氧而死,你看見魚在水面,嘴巴一直在開闔,那代表牠們缺氧正瀕臨死亡。

總之,餵食野生動物所造成的生態浩劫此處不一一贅述,我會比較建議這類餵食癖的人,應該轉換方向,去思考自己到底在執著什麼?

不斷的餵食並無法彌補自己內心的空虛,甚至有些人連餵食的過程也並不衛生,反而讓野生動物滋生疾病,餵食癖的人既無法真正拯救牠們,有時候還會成為為牠們帶來災難的人。

不斷的餵食,到底是為了什麼?

是救世主心態在作祟、又或是透過餵食獲得動物純粹的愛?

這樣的餵食,也無法獲得善業,反而有可能製造更多的惡業與因果,這真的是你想看見的事態?

唯有去審視自己的內心,從根源去下手才能擺脫執著、避免製造更多的業與背負因果。

延伸閱讀悠喵的文章:餵食動物是在行善,還是在造新業障?

※增:

放生同樣也是一件只是滿足人類的慾望的行為而已,一來放生的動物不見得有獨立自己覓食的能力,二來環境也不見得適合牠,三是如果外來種,往往會造成更嚴重的生態浩劫。

這些都會對環境帶來無法彌補的傷害,當然也不會得到什麼善業,只會得到更多的惡業。

真正的放生是要經過科學嚴謹的規劃、甚至有的動物還要訓練牠們如何找尋食物、迴避敵人與危險等訓練,並調查環境與其他生物適不適合該物種,並於放生後持續追蹤該物種的情況,而不是丟了之後就再也不管後續狀況。

既不關心該生物後續發展、也不在意環境裡的其他動植物,這樣的放生初心,真的是始於善心嗎?還是只是為了個人的慾望?


提升個人頻率

除了改善地球環境、進而讓地球逐漸恢復能量,個人也是有些能做的事。

如果以比較傳統式的說法來說的話,那就是「修心」。

當大家整體能量場、頻率提升時,也會間接幫助到地球。

💎日常心法

  1. 觀照情緒:遇到情緒時,不急著評價對錯,先如實看見「我正在生氣/我正在難過」,接著看是要先平復情緒,或是去探究情緒源頭。
  2. 練習安靜:每天給自己5–10分鐘靜心,不做任何事,只單純呼吸、專注當下或查看身體狀況。
  3. 減少比較:盡量不拿自己跟別人對照,回到「我現在能做什麼」的角度。
  4. 保持感恩:每天寫下至少三件值得感恩的事,哪怕是小事。
  5. 適度斷捨離:不只是物品,還包含資訊與人際,把心靈空間清出來。


🌱 人際相處

  1. 少一點急於回應:在對話裡,先聽懂再回,不必急著搶答,尤其情緒波動很大時,建議先停看聽。
  2. 以冷靜回應:即使別人帶著情緒,也試著不馬上用情緒還擊,有時可能只是文字造成誤會。
  3. 練習寬容:原諒不是縱容,而是不讓別人的錯誤佔據自己心裡太久。
  4. 說話留餘地:不要把話說死,給自己和對方一個退路。
  5. 不承接別人課題:有些人會試圖把自己該承擔的事或情緒轉嫁給他人,請記得,不是你該承受的事要把事情歸還給對方處理,也不要替對方承接或消化情緒。

🔮 深層鍛鍊

  1. 察覺執念:留意「我非要……」的念頭,思考這背後是否真必要。
  2. 看透無常:事物有生有滅,人情有聚有散,接受變化就是修心。
  3. 轉化視角:遇到難題時,問自己「這件事會不會在五年後根本不重要?」。
  4. 修忍耐力:練習延遲滿足,不被慾望立刻牽著走。
  5. 與自然連結:走到戶外,看山水、聽風聲,讓心融入更大的節奏。

📝7日修心挑戰:或者先從幾個比較簡單的做起。

📅 Day1|觀呼吸,安住心

  • 花5分鐘專注在呼吸,不控制,只單純觀察吸氣與呼氣。

  • 如果分心了,就輕輕把注意力帶回呼吸。


📅 Day2|看見情緒,不否定情緒

  • 當出現情緒時,默默對自己說:「我正在感到生氣/難過/焦慮。」

  • 不批判、不解釋,只是承認它存在。


📅 Day3|感恩小清單

  • 睡前寫下今天三件值得感恩的小事例如:喝到好喝的茶、遇到善意的微笑等。

  • 用心去感受生活裡的美好細節。


📅 Day4|靜心散步

  • 找個安靜路線,走10–15分鐘。

  • 不滑手機、不聽音樂也不做過多的思考,只單純感受腳步、風、樹葉聲。


📅 Day5|延遲慾望

  • 今天選一個慾望,例:想馬上滑手機、想買零食,練習延後10分鐘

  • 覺察等待的感受,讓自己不被即刻慾望牽著走。


📅 Day6|善意一句話

  • 今天刻意對一個人說一句善意的話,可以是讚美、感謝或鼓勵的話。

  • 感受「善意回流」在自己心裡的溫度。


📅 Day7|回顧與放下

  • 花15分鐘回顧這一週,有沒有某件事讓你心裡卡住?

  • 嘗試寫下「我選擇放下這件事,不再讓它佔據我的心」。


結語

有時候心裡累積了過多的情緒或思緒無法排空,容易造成人易怒、沒耐心、難以冷靜或是沒自信等等各式負能量狀態,從練習讓自己如何放空、把多餘的思緒與情緒排空出去做起,有助於人思考與心更加的清明。

雖然這些動作看似簡單又不怎麼玄學、神奇,但單僅是把心靈清掃,人的頻率也會隨之提升、達到一個穩定的狀態。

維持身心健康、高頻率與良好的能場狀態,並不代表你就不能有負能量的時候,而是當你興起這些負面情緒時,去理解、去感受自己的心情,並去接納那些負能量,好好安撫自己後,才有更多的力氣向前邁進。

有時候人際上的摩擦,也不是因為對方說話無理而使你感到不悅,而是對方的話語,無意間戳中你內心的自卑處或傷痛而興起的感受,但當你可以冷靜去審視源頭是什麼時,或許這件事反而會看起來沒那麼嚴重、甚至有可能使你更加了解自我。

分享這些不代表我認為自己修心已經足夠了,我還在學習的路上,人生對我來說是一個不斷修心、修正行為的歷程,所以現在當然還是修正進行式中。😆


如果自感負能量太多、或是覺得好像被無形干擾,可使用奈維的淨化園區。(※備註:會怕變成麻瓜的通靈人建議不要使用該淨化園區。)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淺談地球官方組織(2025/06/30結語新增)

淨化園區(2025/08/25補充)

高維社會的責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