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靈性更實用的:心理諮商、哲學
🌿 比起靈性,我更推薦心理諮商與哲學:因為它們真的能把你的人生活起來
雖然我自己是分享靈性內容的人,但如果有人問我:「什麼對人生最有幫助?」
雖然我自己是分享靈性內容的人,但如果有人問我:「什麼對人生最有幫助?」
我會非常誠實地回答:「第一名是心理諮商,第二名是哲學。靈性?嗯……它其實幫不上太多忙。」
這是我走過一圈後最真心的觀察,只是個人畢竟對前二者內容非專業人士,因此並不把那兩個當作分享內容,但個人認為,無論是心理諮商、從心理學出發的療癒書或是哲學書,這些都能幫助人們去思考,去想那些原本理所當然的事、去思考那些未曾想過的點,這些都能開啟全新的認知。
① 心理諮商:讓你第一次真正看見「你是怎麼變成現在這樣的」。
心理諮商不是魔法,它只是把你習以為常、習慣逃避、習慣壓著的東西,一個一個挖出來攤開。
在諮商裡,你會開始第一次問:
這是我走過一圈後最真心的觀察,只是個人畢竟對前二者內容非專業人士,因此並不把那兩個當作分享內容,但個人認為,無論是心理諮商、從心理學出發的療癒書或是哲學書,這些都能幫助人們去思考,去想那些原本理所當然的事、去思考那些未曾想過的點,這些都能開啟全新的認知。
① 心理諮商:讓你第一次真正看見「你是怎麼變成現在這樣的」。
心理諮商不是魔法,它只是把你習以為常、習慣逃避、習慣壓著的東西,一個一個挖出來攤開。
在諮商裡,你會開始第一次問:
- 我為什麼會生氣?
- 我為什麼會害怕?
- 我為什麼會反覆遇到同樣的痛?
- 我是如何被過去塑造的?
心理諮商把你拉回「現實人生」,而現實人生才是你每天要面對的地方。
② 哲學:訓練你的腦,不被任何人牽著走。
哲學不是煙霧繚繞的高深學問,其實它超級落地:
它教你思考:「這個觀念為什麼存在?」
② 哲學:訓練你的腦,不被任何人牽著走。
哲學不是煙霧繚繞的高深學問,其實它超級落地:
它教你思考:「這個觀念為什麼存在?」
它逼你問:「我為什麼這樣相信?」
它讓你開始拆解:
哲學是一種「增強免疫力」的能力,它讓你看懂邏輯、看懂話術、看懂操控,看懂不合理的東西,你不會再輕易被:
- 社會規則
- 人際關係
- 自我認同
- 道德框架
哲學是一種「增強免疫力」的能力,它讓你看懂邏輯、看懂話術、看懂操控,看懂不合理的東西,你不會再輕易被:
- 靈性導師
- 群體風向
- 華麗語言
- 濃度太高的溫柔
- 號稱高頻的玄學
……等等牽著走,哲學讓你長出主體性。
這個世界最值錢的,就是主體性。
③ 那靈性到底能幹嘛?老實說:很有限。
我不是說靈性沒有價值,它有一點點實用的部分,比如:
但它的問題在於:很多人不是在「有餘裕」的狀態下學靈性,而是在「痛到快溺死」的狀態下抓靈性。
而痛到溺水時抓靈性,很容易變成:
③ 那靈性到底能幹嘛?老實說:很有限。
我不是說靈性沒有價值,它有一點點實用的部分,比如:
- 切割外界情緒
- 不替別人背黑鍋
- 找回自我覺察
- 靜心、安定內在節奏
但它的問題在於:很多人不是在「有餘裕」的狀態下學靈性,而是在「痛到快溺死」的狀態下抓靈性。
而痛到溺水時抓靈性,很容易變成:
- 把人生寄託給大師
- 把選擇交給高靈
- 把命運外包給宇宙
- 把責任推給能量
- 把判斷力丟掉
這樣的靈性不但不能救你, 還可能讓你被騙、被控制、甚至被剝奪自主性,因為你把力量交出去了。
④ 靈性為什麼幫不上你?因為它通常被用來「逃避痛」。
當人生太痛,人會自然想:
但真正的靈性不會來救你,它頂多陪你走一段,能救你的,永遠是:
④ 靈性為什麼幫不上你?因為它通常被用來「逃避痛」。
當人生太痛,人會自然想:
- 「希望有人救我。」
- 「希望有更高的力量帶我走。」
- 「希望宇宙替我做選擇。」
- 「希望有人可以無條件愛我。」
但真正的靈性不會來救你,它頂多陪你走一段,能救你的,永遠是:
- 你願不願意面對自己
- 你願不願意承認傷口
- 你願不願意學會思辨
- 你願不願意為自己的人生負責
這些都是心理學與哲學能帶給你的事—— 不是靈性。
⑤ 靈性是人生的調味料,不是主食。
靈性不是生命的地基,它像香氣、像風、像一種視野,但這些都無法讓你站穩,甚至還可能讓你迷失腳下、讓你不知道現在身處何方。
真正能讓你站穩的是:
靈性可以提亮你,但不能替你活人生。
人生不是被靈性拯救的,是被你自己拯救的。
結語
⑤ 靈性是人生的調味料,不是主食。
靈性不是生命的地基,它像香氣、像風、像一種視野,但這些都無法讓你站穩,甚至還可能讓你迷失腳下、讓你不知道現在身處何方。
真正能讓你站穩的是:
- 心理諮商:修補人生的裂縫。
- 哲學:打磨你的大腦與邏輯。
- 現實:你的選擇、行動、責任。
靈性可以提亮你,但不能替你活人生。
人生不是被靈性拯救的,是被你自己拯救的。
結語
先把人生過得穩,再談靈性。
最好的靈性修行,其實是:
而這些能力——八成靠心理諮商,一成靠哲學,剩下一點點靈性的微光。
靈性不是救生艇, 它只是燈塔。
最好的靈性修行,其實是:
- 情緒健康、能夠消化痛
- 有界線、不輕易被操控
- 能辨識好壞、不盲信
- 腦袋清楚、思考靈活
- 不依賴掌權者
- 活得有主體性
而這些能力——八成靠心理諮商,一成靠哲學,剩下一點點靈性的微光。
靈性不是救生艇, 它只是燈塔。
你的人生還是得自己划船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