淺談課題

在閱讀本文以前,可以先閱讀相關文章:淺談因果業力靈魂揚升是假議題思考上靈魂會跟肉體的我不同步嗎?如何釐清想法?


前言
※非主流。

無論是傳統宗教還是靈性圈,大家都很愛講「課題」,有的甚至還會把課題說是投生以前就彼此講好的,也因此那些課題一副不能退選也不能反悔。

但以我家團隊來說,卻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。

其實如果有從頭到尾看完我跟悠喵的文章,應該能發現,我們從來沒提過「課題」,而揚升、升維,主要也是能量大小、生命體狀態的不同,以及需要學習的能力不同而已,跟人品沒有半點關係。

甚至升維其實意味著:「把舊有身體打爛成爛泥,再用這些爛泥拼成新的身體」這意思,因此升維的可能性高低並不是取決於你課題完成多少,而是在身體被打爛又被人重新拼起來的過程中,你堅不堅持得住?

再來,靈魂沒有那麼偉大也沒那麼全知全能,更不是神,不可能可以掌控所有大小事,這點放在高維的存在身上也是,投生成人類時,最多只能規劃預計做什麼事、會有誰來幫忙之類的,剩下的就是看當事人怎麼過日子,甚至也有走向跟最初安排完全無關的,或者做到一半反悔不做了……等等都是有可能的。

影響一個人的人生狀況有:當事人的思考、行動、判斷力、健康、資源、周遭人支援與否等等,這些都是考慮因素,甚至如果是有輪迴過,因果業力也會成為變因,讓你的選擇沒有想像中那麼自由。

儘管選擇可能會存在受限,但「你要怎麼選擇」仍是一個關鍵因素,面對惡、面對悲傷、挫折、不順遂……等等,當事人如何去面對?是自怨自艾、怨生不逢時,還是擦乾眼淚後繼續努力向前邁進?

而在這之中,沒有什麼「一定要完成的課題」。


被妖魔化的「放棄」

以我團隊來說,你不喜歡、想改卻無從改起的人事物,或是自己有什麼過度在意的點,可以找找看能從什麼地方或方向去改善。

如果真的都找不到方法,那「放棄改變那件事」也是一個方法,比如:無法改變酗酒暴力的家人、會對你冷暴力或精神虐待的家人、一直外遇的伴侶……等等,你想嘗試改變他們就去改變,你覺得他們沒救了還是來跑比較實際,那就跑,沒有一定要你去讓他們走去正途。

沒有人有義務去改變他人,也不是每個人都願意被改變,你覺得好的地方,對方不見得認為好,比如酗酒成癮的人,你跟他說再喝酒下去要爆肝死,他搞不好第一個反應是趕快買酒來喝一口壓壓驚。

以亞洲教育來說,幾乎所有人都會遇到「打著為你好的旗幟要你改」的事件,但沒有人會為此感到開心,因為「為我好」這件事本身就充滿主觀性,當事人不願意,那些口號看起來最終都只是為了其他人好而已,所以理解他人不願意被改變也是一個很重要的事。

你有多不願意被人改,對方同樣也是。

有什麼過度在意的點,也是可以拿出來分析一下,這件事有無其必要性,還是只是不理性的賭氣執著?常常造成自損八千、傷敵一萬的局面?

也因此,適時放棄也是很重要,不是每件事都要迎頭而上,繞路或是乾脆不管他都是一個方法、也不是每個在意的點都具有正當性,有的就是不理性的賭氣而已,此時只能適時的拿出理智去控制那個不理性的部分。

但看靈性圈這麼久了,每個都好像把「放棄」當作什麼十惡不赦的大罪一樣,解決不了也要硬著頭皮上、明知在意的點可能不切實際,仍要拚搏全力去爭,直到自己撞到靈魂快稀巴爛,才來哭喊課題好難。

這個範圍包含:家長是毒親,當事人卻不願意離開,認為解決關係不睦或者處理這段親子關係是課題;伴侶會對自己冷暴力,當事人認為如何和平處理好這段關係是課題;如何處理「有事鍾無艷、無事夏迎春」的父母,並把這親子關係視為課題;面對職場霸凌也視為自己要處理的課題……等等,任何不順遂的議題。

但對我家團隊來說,只想說:「看起來不行的就直接放棄啊,照顧好自己最重要,不用一定要硬著頭皮撞到死為止。」

投生人類體驗生活,是體驗「你自己」的生活,而不是體驗「改造別人」的生活,何況有的根本錯不在當事人,當事人怎麼處理都是無效舉措,因為根本原因不見得是出在當事人。

我們終究只能過好自己的人生,而無法代替他人過他們的人生,適時放手才能海闊天空。

因果業力也只是代表雙方有某種牽扯,不代表誰有那個義務去改變別人。

何況我們誰也無法清楚知道誰欠誰多少,所以照顧好自己最重要,自己好了才有辦法去關愛別人。


因為在自己疲倦不堪的狀態下,會連「愛他人」都是一種負荷。


一直不放棄改變他人,除了增加業力還會增加彼此關聯性,如果對方沒變好,其實最終就是變成「你跟一個超不適合的對象有超深的連結」而已,弊大於利,所以建議,真的不行的對象還是先跑再說,顧好自己才是萬全。


可現實呢?不少人都把「放棄」講的好像什麼大罪,彷彿銘印般刻在許多人身上,哪怕遇到的人多麼的不合理,因為對方是自己的某某誰,就咬牙硬要苦撐,期待哪天能苦盡甘來。

但如果對方沒有醒悟,你這期待是不切實際的,要是等到對方登出人生還是那副德性,你的人生又算什麼呢?

一直不斷追求無止盡、看起來沒有回報的關係也是,無論是期望偏心的父母多看重自己、期望伴侶能對自己更好,又或是希望透過迎合婆家來讓家庭和平……等等也是,你想要爭取的事情會建議設立個停損點,而不是一直把自己耗在那邊。

努力過了還是不合期待的話,趁自己還有力氣時放手吧,關係的維持是需要雙方去協調的,只有你試圖協調、改變,自然是達不成自己想要的目標,不要把自己耗死在一段幾乎沒有改變餘地的關係中。


「放棄」更不是一個糟糕的選項,甚至有時連「何時放棄」也是一個考驗智慧的時候,當然、這個前提是,你不是一個稍微遇到一點困難就放棄的人,這邊主要是說「死都不想放棄」的那類人。


事實上,社會有很多刑事案件也是建立於「不放棄」釀成的悲劇,比如對象已經表明對自己沒興趣,但仍不放棄、最終容易演變成跟蹤狂、求愛不成的恐怖追求者。


因此,不適合的對象(含家人),改變無望就放棄吧,沒有什麼事是一定嗑到死也要突破的,甚至有的根本也不是你的原因,是另一方不願改變的原因,這樣你努力又有何用呢?另一方自己都不努力、或是沒打算跟你好好相處,你能怎麼辦?


可以努力的時候就努力、不行的時候就學會放手。


在合法合理的情況下,顧好自己才是優先選項,自己狀態好了才有餘力去做更多事。


※不過這邊要注意,請不要無限上綱「顧好自己」這句,有的人太過執著於「照顧好自己」,最後就變成「自私鬼」


如果是需要犧牲他人,或是其他人全都要來配合你來成就你的「顧好自己」,那就只是自私,「顧好自己」是你自己能照顧好自己,而不是拿別人的資源、都讓別人配合來讓自己過更好。



相欠債的迷思


事實上,當你因為某種人情壓力而被迫守在不適合的人身邊,那個不適合的對象快樂嗎?你認真想想看,你之所以痛苦,不就是你不管怎麼做他都不滿意嗎?


你再換個角度想,他都對你極度不滿意了,你覺得你做的那些事情,在他眼裡看來是回報還是存心惹他生氣?你做什麼他都不爽,你覺得對他來說,你的付出是還債,還是理所當然的是繼續欠他債?


為什麼會有「相欠債」這句話?因為不適合的雙方湊一起,就是不管做什麼,當事人都覺得對方對自己做了壞事,雖然因果業力上,會因為你的付出而還債一些,但對那些心態本身不正的來說,他還是持續對你累積負面的業力。


簡單說:「你明明還債了→他仍然覺得是你欠他的→他的態度讓你委屈不滿,你覺得是他欠你。」於是陷入一個死循環,彼此互相覺得對方欠自己債,雙方的羈絆也就越來越深,為了還清彼此的債務就繼續糾纏在一起。


※備註:對方對你討取過多的債,就算你認為是自己欠他,他也會因為對你討取不合理的債而欠你債。


在因果業力上是會計算得很清楚,但人類怎麼會知道誰欠誰多少?也因為沒人知道到底誰欠誰多少,於是就容易互相覺得是對方欠自己的。


這也是為什麼我前面會說,遇到不好的對象還是建議逃跑,你不管做什麼他都覺得你欠他,既然他體感還債無效、你也會心生怨念認為他欠你,這樣彼此羈絆加深完全是負影響居多,還不如乾脆一點斷捨離,好好整理一下自己好重新出發。


因果業力不會因為你跟對方斷捨離,他欠你的就自動無效,會透過其他方式過渡到你身上,比如你的運氣、財運等等有時候會上升,每個人狀況不同很難舉例完,總之,就是不用太擔心自己斷捨離,他欠你的就都不算數,並不會——只是如果你執著於物理上的回饋,比如一定要知道他是怎麼還你債的,那確實在斷捨離後可能會比較困難得知,只是團隊還是會建議,不適合的對象還是快跑再說。


先不說這樣互相討債,不旦債還不完還會變成羈絆深刻的證明外,對你自己的身心健康也不好,有時候光是短短幾句話的傷害,就足以讓人花上好幾年的時間去修復。


而有些精神損傷,一旦受損就很難復原,那些都不是一個道歉或一筆錢能解決,還是以自己的人生福祉為優先選項會比較好,畢竟你也沒那個時間,花好幾個十年去修補被傷得坑坑巴巴的心靈吧?


總之,以我家來說,沒有什麼課題,只看你心中有沒有過不去的檻,如果能解決就解決,不行的話放棄,做自己、顧好自己也是一個選項。


不然兩個人一直互相覺得對方欠自己,其實關係永遠不會斷,也不會有什麼太好的正面效益。



意外或災難


人生中也不乏意外、天來橫禍或是凌駕於個人命運,影響整個國家命運的災難……這些變數都會讓每個人的人生具有不確定性。

並不是每個意外、苦難都有其理由,世間就是有其不合理的地方。

有許多人想為別人的苦難或意外找一個解套的理由,來說服自己這件事不見得那麼糟、是在靈魂預料之內,因此什麼「選了這樣的劇本」這類的推辭油然而生,但事實上,世界的構成本來就具有不講理的部分。

「選了這樣的劇本」又有製造什麼效益嗎?舉最近很紅的于朦朧事件來說好了,他確實引起台灣觀眾許多人的惻隱之心與注意,但在同樣的劇本裡,台中發生的命案卻輕如鴻毛,在台灣掀不起什麼大巨浪。

這不是代表「劇本說」根本不合現實?重點還是看「死的人是誰」不是嗎?加上怵目驚心的影片才勾起民眾的注意,而其他人的命案就這樣石沉大海。

而如果真是靈魂自願選擇,又怎麼會有怨魂?

這些意外或是人為的災難,都會整個打亂、甚至讓原本命不該絕的個體提前登出人生,這也是人生的不確定因素之一,如果國家越動亂,這個遭遇不確定因素的機率就會上升。


面對意外與災難,與其急著去合理化它的發生、急著把它訂為「靈魂選擇的課題」,不如正視這個問題,看能不能預防未來不要再出現同樣的悲劇。


或許該捫心自問,為什麼急著要把這些意外或災難訂為「靈魂選擇的課題」?這樣思考並不會慰藉當事人的靈魂、現實社會也不會因為這樣認定而變得更加友善,反而會因為你輕忽嚴重性與合理化這件事的發生,導致這種意外與災難發生的頻率更有可能增加。



結論

而既然對我團隊來說,沒有課題這回事,想當然更不會有什麼「靈魂挑選了某某劇本」這種事,因為你想改就改、想換別的就換,沒有什麼選了某件事後,就一定要走到底為止這種事。

更沒有「因為那是你父母」、「因為那是你孩子」、「因為那是你伴侶」……等等,你就有義務不斷地消耗自己去維持關係,關係維持是雙方需要努力的事,只有你單方面想維持的時候,放手或遠離都不失一個辦法。

(放棄「孩子」的前提是對方已成年,未成年放棄那叫棄養是非法的,請勿做非法事項。有的孩子已經三、四十歲、甚至有自己的家庭了,父母還想要當個控制狂或是樣樣插手、把已經邁入中年的成人當作未成年管教等等,此處主要是講這類的父母。)

每個人喜歡的方式也不同,你自認為對對方好的方式,對方也不見得能接受,而如果雙方對於和平共處始終無法達成共識,那其實比起紛紛吵吵,不如與對方拉開距離,製造一點距離美還可能保持友善關係。

「距離就是美」很好用,有時候放手反而會比緊抓在手時關係會更好、有時放手了,也才能看到以前沒注意到的盲點。

為自己設下個停損點吧,有些事無法解決就放棄吧,人世間沒有一定要解決的課題,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事,注定是無法獲得完善解決的,「放棄」本身也是一種結束的方式。

總之,當事人自己的人生由自己去決定,因此要放棄、要繼續又或是選別的,都有其自主性。

你是來體驗人生的,你的人生要怎麼過由你自己決定,而在這體驗之中,你會受到因果業力與他人的影響,也許會覺得人生很難或是處處受阻,而面對這些你要如何去面對與抉擇?這都是你要去體驗的過程。


其實「課題」能講的方向很廣,但太過發散一篇講不完,怎麼寫都覺得不夠完善,但講太長又會像裹腳布般又臭又長。

如果精簡點講,我團隊認為,人生重點擱在「在不違法的情況下,無愧對良心的活著」那便足矣,其他時候就在不犯法不違背良心的情況下順心而為吧。

※備註:以中東來說殺女人不見得犯法,但團隊會認為那是違背良心,因為在現今地球「人人生而平等」這件事不是稀有的觀念,也沒有人被殺是開心的,但某些人仍選擇殺女性,那代表「個人利益」被優先擺在了良心前面。


其他延伸閱讀:淺談因果業力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淨化園區(2025/09/11新增場域)

淺談地球官方組織(2025/06/30結語新增)

感應能量:看自己是什麼屬性